全国名中医

您当前的位置:

案十一 芍药甘草汤合左金丸治疗胃癌术后化疗后

杨×× 女 34岁 NO:91-158254

初诊:1991.12.26

主诉:胃癌术后化疗后2月,胃痛、纳差、嗳气。

现病史:患者因中上腹痛3年,近1月来加重,在华山医院GI检查提示:“胃小弯侧溃疡恶变可能”于91年11月行全胃根治术,术后化疗2个疗程,刻下胃隐隐灼痛、纳差、食入顿滞、嗳气频频、泛恶、口干淡、大便2日一行,WBC 3900,舌淡苔薄少,脉濡细。

辨证:胃阴亏虚,胃失和降。

治则治法:滋阴和胃通降。

方名:芍药甘草汤合左金丸加减。

方药: 白芍10g 甘草10g 黄连4g 丹参15g 炒丹皮10g 旋覆花(包)10g 半夏10g 蒲公英30g 半枝莲15g 仙鹤草30g 青皮陈皮(各)6g 炒谷芽、炒麦芽(各)30g

诊断:(中)胃脘痛 症型:胃阴亏虚

(西)胃癌术后化疗后

医嘱:忌食辛辣、油腻、烟酒、咖啡和浓茶等刺激性食物,少食多餐。

复诊1:1992.1.9~1992.11.26

投以滋阴益胃,和胃通降之剂,嗳气,泛酸、纳差、食入顿滞、泛恶、口干淡等症均减,胃隐隐灼痛依旧,须臾而止,夜寐不安,苔薄脉濡细。前法见效,随证加减。

上方加 炙甘草10 淮小麦10 大枣7

复诊2:1993.6.24~1994.2.16

目前服5-Fu,化疗期间胃又不适,隐痛,口干怕热,纳差,WBC 3100,胃镜提示吻合口炎症。苔薄,脉濡细。湿热中阻,方拟清热化湿。

广藿香20g 黄连4g 旋覆花包10g 蒲公英30g 半枝莲15g 炒谷芽麦芽(各)30g 仙鹤草30g 大枣7茜草15g 平地木15g 丹皮、丹参(各)10g

复诊3:1994.2.17~1994.12.28

无不适,胃镜示胆汁返流,吻合口炎症未消,苔根腻,脉濡细。瘀阻胃络,方拟益气养阴,活血化瘀。

黄芪30g 三棱10g 莪术10g 桃仁10g 川芎10g 当归10g 赤芍10g 旋覆花(包)10g 山楂10g 木瓜10g 甘草6g 茯苓10g 青皮陈皮(各)6g 白芍10g

复诊4:1994.12.29~1995.11.22

服中药后易觉闷,近升火,多嗳气,苔薄,脉濡细。胃阴亏损,仍益胃降逆。

白芍10g 甘草10g 黄连4g 莪术10g 旋覆花(包)10g 半夏10g 蒲公英30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30g 广藿香20g 青皮陈皮(各)6g 炒谷芽麦芽(各)30g

复诊5:1995.11.23~1998.12.5

连服上药7年余,胃痛解,一般情况好,苔薄,脉细。仍宗原意守之,以资巩固。

按语:胃为水谷之海,如七情内伤、饮食不洁(节)、寒湿(热)之邪乘袭,皆能为病,故临床较多见,然医者须治病求因下药,方能取得良效。沈老师在调治胃病时,始终崇古人六腑以通为顺,胃以降为和的提要,然又不拘泥一方,在辨证区别不同病情的基础上,紧扣清热(消炎)、理气(加强胃动力)、和胃(保护胃粘膜)三个重要环节论治,屡见成效。认为嘈杂、泛酸、灼热痛是胃病常见症状,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表现尤为显著,西医认为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,炎症刺激胃粘膜于是分泌大量胃酸,炎症的干扰使胃的蠕动减慢,致胃脘胀痛;中医认为这与(寒)湿热之邪内侵或情志伤久郁化火相关,邪气影响气机调节,使胃失和降。沈老师根据中西医理论及长期临床实践经验,由此提出邪热致病是胃病发病的主要诱因及胃宜清为安的论述。例1:肝气犯胃证(慢性浅表性胃炎、胆汁返流性胃炎),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法则,选用柴胡疏肝散;例2、3:寒邪犯胃证(慢性胃炎),以温中祛寒,理气降逆法则,取良附丸方;例4:胃热炽盛,瘀阻胃络证(十二指肠溃疡术后、胆汁返流性胃炎),以清热化瘀,和胃止痛法则,选左金丸合丹参饮;例5、6:胃阴亏虚证5.胃窦炎,6.胃癌术后化疗后),以滋阴和胃通降法则,采用芍药甘草汤合左金丸;在辨证基础上加清热解毒消炎的蒲公英、白花蛇舌草、黄连、 红藤等清除幽门螺杆菌;理气的青皮陈皮、制香附、陈香橼皮、枳壳莪术加强胃动力;用白芨、甘草和胃保护胃粘膜免受炎症的刺激进一步损伤。沈老师病证有机结合用药治疗胃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颇有建树。